[台灣新聞雲報]記者 楊翰/專題報導
農曆的7月15日為一般民俗文化的「中元普渡」節日,位於台東市建和里的「追思堂」於今(31)日辦理祭祀,卑南族人紛紛準備祭品及紙錢等,雖受天氣影響,仍不減誠心。
這是一座祖先廟,外觀是紅頂白牆與一般漢人的土地廟很相像。祖先廟約二坪大,沒有廟名,也沒有對聯,供有三座神像,正中央為歷代祖先,坐姿、長鬚、雙手合抱;左側為歷代女巫,立姿、頭帶花環;右為歷代勇士,立姿,左手持矛,右腰佩刀。神案前有七座蓮花燈,桌下置一塊西瓜石。
追思堂的三座神像是由頭目哈古(漢名:陳文生)雕塑,接受採訪時,他說,當時族人常發生不幸的意外,很多族人做夢,常夢到發生意外的原因是因歷代很多勇士為保護部落而戰死,死後沒有子孫奉祀,族人不知回饋,祖先生氣才懲戒族人。為此族人開會討論,有人倡議建廟奉祀,
據資料,追思堂在族人林正韙、林正寬等人獻地、捐資之下,於民國81年建立。每年農曆春節、7月15日,族人會準備牲禮、鮮花素果前來祭拜;平常的晨昏,前來燒香、供奉花果的族人也很多。
頭目哈古,高齡8旬,已鮮少從事雕刻,其子,陳建宏則承接其藝術天份,仍在進行雕刻創作。他也分享了雕刻「觀世音菩薩像」以及「城隍爺像」的趣味往事,如今這2尊神像分別供奉在法鼓山以及嘉義市的城隍廟。他說,我們雖用漢人的文化習慣來祭祀祖先,然最重要的是,埋藏在心中的那份對祖先的緬懷與真誠的尊重。他進一步的提到,部落裡還有一座廟,「敬山宮」是供奉太陽神,也是過去與我們的生活回憶有關,如今也是不可或缺的信仰中心。
哈古,漢名陳文生,是卑南族第六十九代頭目。小時候,一位愛畫畫的前輩激發了他對美的欣賞、想像。由於當時的環境並不允許他學習美術,生活周遭也很少接觸到美術的薰陶,所以哈古頭目便自己拿起畫筆,一筆一筆地創作,他的老師曾鼓勵他縱使沒有機會學美術,但仍要努力堅持自我的興趣,用畫筆表現真實的生活,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邂逅,讓他毅然投入了藝術創作。
自民國87年起,行政院文建會的「振興地方傳統產業計畫」補助建和社區300萬元,設立了「建和木雕藝術村」。由臺灣著名原住民雕刻家的部落頭目哈古(漢名為陳文生)指導大家木雕創作,在他薰陶下,建和社區的居民皆具備有很好的雕刻基礎、擁有豐沛的靈感巧思。使得社區內每條街道的十字路口、轉角、每戶住家牆壁皆有板雕及木雕展示。讓建和社區擁有顯著的原民風格,獨一無二的社區藝文展示空間,將木雕技藝和卑南傳統文化得以長久傳承下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