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台灣新聞雲報]記者 楊翰/花蓮報導
花蓮市公所辦理「112年原住民族群推動多元技能」系列計畫-原住民傳統領唱人才及古調新唱培訓實施計畫,帶領部落族人學習原住民傳統古調歌謠。課程於日前辦理學習成果發表會,市長魏嘉彥偕同原行課長姜靜嫻前往關心,並欣賞學員們嘹亮的歌聲,給予掌聲肯定。
學員們在成果發表中展現自信高歌,伴隨著肢體的律動,指導老師徐秀妍表示,音樂在原住民生活中處處可見,舉凡祭儀、工作或追求伴侶,都可聽到族人以歌曲表達情感,而在豐年祭慶典中,領唱者是活動的靈魂人物之一,部落耆老更是歌謠文化傳承的重要角色,但隨著時代的轉變及領唱人才的凋零,使得部分豐年祭在辦理時不得不使用錄音帶替代人聲。
市長魏嘉彥表示,近年來,受到部落環境驟變、年輕人外流、耆老凋零等因素,部落裡會唱古謠的人愈來愈少,為避免文化斷層以及傳統古謠失傳,市公所每年都會辦理傳統歌謠領唱暨古調新唱的人才培訓,希望藉著研習課程,凝聚部落青年對部落的認同,進而積極參與公共事務,更將原住民族的傳統歌謠文化永久傳承,不流於失傳。
花蓮市公所為保存原住民族珍貴的傳統文化,每年辦理傳統歌舞創新、服飾研習、陶珠技藝等研習課程,希望能讓更多部落族人將祖先及耆老的技藝代代傳承。本次培訓課程帶領學員們學習阿美族歌謠《青蛙的眼睛》及《那夜風在吹》,透過部落古調新唱,增加歌曲變化,並結合拉丁有氧動作作為基礎舞步,展現原住民族的音樂活力。